1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
建筑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基础,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之间密不可分,只有保证两者实现相互协作,建筑物抗震效果才能有所保障。如果项目建设设计方案已经确定,往往无法对其进行大范围改动,因此如果在具体建筑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则只能在具体建筑施工中设置加固部分构件方式,使建筑抗震性能得以提升,然而此方法不能充分解决建筑物抗震问题,因此在具体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建筑的抗震性,将各方面工作充分做好,最终全面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
2 我国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 1 工程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由于我国科技水平有限,在地质地震等方面的研究不够,特别是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方面,不能准确判断地震成因且对其做出有效预测,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其间接造成我国抗震设计的发展滞后,缺乏统一规范的设计理念,因而很难实现建筑设计的抗震目标。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师缺少对实际情况的具体考量,仅根据数据固有参数进行施工,在设计方面十分欠缺。
2. 2 建筑设计与抗震设计不能有效协调
设计完美的建筑图纸相当于完成工程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建筑设计图纸对建筑后期具体工作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我国技术水平有限,建筑抗震设计不能有效融入建筑设计之中,使二者协调发展,最大化发挥其作用。因此,不能有效协调建筑设计与抗震设计关系是目前抗震设计常见的根本问题。
2. 3 抗震设计与地区实际情况结合不理想
建筑师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在对实际情况考量不足情况下,盲目进行新技术的应用,其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抗震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弄巧成拙,破坏了建筑本身的美感,甚至使建筑物在地震时产生扭转作用,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建筑师应摒弃急于求成、缺乏实践精神理念的设计思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3 建筑设计融入抗震设计的细节问题
3. 1 建筑的整体设计
地基是整个建筑的基础,其抗震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规则、对称的建筑结构能够使房屋更加稳定,地震对于房屋建筑形状的影响也更小; 建筑的细节决定着其抗震性能,平面形状是圆形、矩形、方形等的建筑,其抗震水平较高; 避免将建筑外立面设计成凹凸不平或不规则、不光滑表面,此种设计不利于建筑抗震,而表面平滑的建筑物相对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作用; 保障房屋空间结构整体性能,使房屋竖向结构刚度能够支撑整个建筑,在地震来临时减少变形甚至损坏。
3. 2 建筑的平面布局设计
建筑的平面布局在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平面布局是否合理对建筑抗震性能有着一定影响。建筑设计在抗震设计中首先要保证建筑刚性程度和建筑结构质量,在布置上使二者对称,避免结构受力产生严重变形状况,对柱子数量与距离需要仔细斟酌,其不对称性、不协调性在建筑物抗震中具有极大隐患。抗震受力墙要与抗震结构相互协调,刚度较大的建筑空间楼板及高强度电梯的安置尽可能在建筑中心位置,避免建筑扭转效应的发生。另外,在进行平面布局设计时,不能忽略建筑结构中抗侧移结构布局因素,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抗震性能不不受影响,使建筑抗震设计完美发挥其技术的优良特点。
3. 3 建筑物纵向布局设计
纵向布局主要包括建筑工程中外沿高度的结构质量及建筑物整体刚度布置。建筑楼层使用功能的差异导致建筑物楼层分布质量及刚度不一致,楼层功能导致楼层上下之间刚度差异过大。设计师严格控制建筑外沿与建筑刚度的比值,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尽量保证竖向刚度分布靠近结构刚度转换层。
4 结 语
为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破坏作用,在建筑设计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只有把握好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的关系,在设计工作中使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有机融合,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勇,戴国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沿革和最新修订[J]. 建筑结构学报,2010,( 6) : 7 - 16.
[2]李金果,李伟建.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四川水泥,2015,( 12) : 35.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建筑设计在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的作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建筑抗震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