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综述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直备受关注。“所谓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目前来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适合市场需求;实践教学不成体系;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双师型”教师的缺乏使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不足;校内实训基地落后;校企合作模式不成熟;实践教学计划与旅游行业需求错位;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缺乏保障条件等。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研究对实践教学提出 3 方面建议。 首先,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郑向敏提出以高行业就业率、高行业停留率、高职位就业率、高行业发展率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及其运作模式;崔莹提出以岗位设置和能力分析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构建岗位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韩宾娜等提出建立一种“花坛”教学;刘粉莲等提出设置专业认识实习、酒店服务技能、企业实践、酒店管理技能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形成“SC-SMP”实践教学模式。第二,从校企合作角度,王昆欣介绍了责任相关和利益相关的德国式校企共生机制;陈平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思路,提出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是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资源库、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 第三,从校企深度合作角度,沈红洁等提出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生动活泼的立体化教学课堂、建设校企双方实践教学制度 3 个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王阳纯等将“协同育人”思想贯穿于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实施、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等环节,构建以“校企协同培养”为基本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由此可见,目前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是按照“学校—校企合作—校企深度合作”的思路逐步深化的。由于企业在实践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要以校企深度合作为目标对实践教学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对目前校企合作下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部分研究认为这些问题是利益主体诉求不同引起的,但却缺乏对校企双方利益诉求点的界定和剖析。尤其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这方面的研究明显不如高职院校多。 基于此,本文将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尝试从学校、企业、学生的角度,厘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其本质,剖析各利益主体在实践教学中的利益诉求,并提出基于云班
课平台的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校企深度合作的可操作性。
2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 20 世纪 80 年代形成的研究企业管理者综合平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进行管理活动的理论。利益相关者指的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16]。对于高校利益相关者的分法不尽一致,但基本都认为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是核心利益相关者[15-17]。郑向敏指出,业界、院校和学生了冲突,两两之间的矛盾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会加剧与第三方之间的利益冲突[7]。因此,合理地界定实践教学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并分析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诉求尤为重要。就高校实践教学而言,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学校和企业两方,其中,学校利益相关者的代表是教师和学生,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代表是管理者和员工,而学生是连接学校和企业的桥梁,在实践教学中属于核心利益相关者。
2.1 从学校、企业、学生角度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
实践教学应使学生更适合企业需要,学生毕业后应能迅速适应社会和企业,从而缩短企业与学校的距离[18],但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以下从学校、企业及学生的不同角度分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学校而言,实训设施、设备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校内“双师型”教师缺乏,在校外实训中不能给学生提供细致、到位的指导。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学校的实习要求是针对所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是结果评价性的,通过实习报告呈现学习效果,但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心理不适等没有更好关注;对学生实习后的能力提升也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双方合作动力不足,意愿不强,双方合作往往流于形式。院校往往认为企业急功近利,不肯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参与对人才的合作培养。 对企业而言,企业与实习生之间,企业员工在带实习生时,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量,因此企业积极性不高;而实习生如果在酒店前台有错收、漏收房费等情况发生,基本上都得自己补贴亏空,因此心态上比较紧张。企业与学校之间,学校对实习的时间有限制,学生在实习期间不可能胜任一些复杂岗位工作,所以企业往往认为学校的理论教学滞后于实践,实习学生不仅实操能力差,而且知识体系也不完备[7]。 对学生而言,存在学生自身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旅游管理专业认可度不高、对旅游企业不了解或对旅游企业有偏见等。学生与企业之间,有学生认为自己只是企业的劳动力而已,工作过于简单或单一,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自身能力得不到发挥。学生与学校之间,学校课程设置中,基础性、理论性课程较多,实践性和应用型的课程较少。
2.2 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和企业各自只参与部分实习过程,而不是共同对学生实习全过程进行策划和组织,这样不连贯甚至割裂的实习,因为延续性差、过渡性不好,学生成为员工的过程并不顺畅。高校与企业的关系是一种供需关系,高校好比是一个工厂,而学生就像是正在被加工的产品,而企业就像是买方。因此高校在生产产品前应作好充分的调查,了解市场的规模、特点等情况,从而确定目标市场,依据市场的需求设计和生产好产品,再将产品推向市场[18]。高校应邀请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的制定;而学校应参与对学生角色转变过程中心理认知、情绪接纳等问题的疏导。
2.3 问题的本质
出现上述问题,本质上是由于学校和企业各自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对学校而言,学生的利益诉求为学习旅游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旅游管理专业应具备的能力;教师的利益诉求为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企业而言,员工的利益诉求为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未来获得晋升;管理者的利益诉求为带领员工完成企业和组织的各项目标。虽然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但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和企业管理者,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向对学习和工作的主体——学生和员工——进行引导。但由于对于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及应获得的能力和基本素质方面,教师和管理者的标准不同,教师的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基本稳定,而企业管理者的标准则会不断更新。此外,实习生对这些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的掌握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教师和企业管理者的评判标准和考核方式也有区别,教师更多是通过期末考查的方式,而企业管理者则需要员工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引入云班课平台来解决这一问题。
3 基于云班课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3.1 云班课
云班课是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依托移动互联环境的课堂互动教学 APP。云班课中包含资源管理、课堂管理和学生管理 3 大功能,激发学生在借助移动设备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发布的资源推送和作业任务,实现教学过程可视化、教学互动及时化、学生评价过程化的移动课程工具。通过云班课,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行为,设置针对学生的激励与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研究大数据。随着移动教学的普及,以云班课为
平台进行的各类教学逐渐增多,云班课的优势日益突出,已经有很多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了云班课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19-21]。在旅游管理专业也出现了运用云班课进行实践教学的探索,但目前的论文数量还比较少,特别是运用云班课从校企深度合作角度对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更是缺乏。
3.2 云班课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3.2.1 明确校企双方在实践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以云班课为平台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将教师所要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考核与企业管理者所要求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评价一一对应,教师和企业管理者均参与到资源管理、活动管理和学生管理中。教师和企业管理者双方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及考核方式;教师在企业管理者的配合下,在岗前推送各种教学资源,并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心理调适等进行管理;企业管理者要求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参与班课中发布的各类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和任务;教师和企业管理者作为引导者,指引学生实现由学校到企业、由学生到员工的顺利转变(见图 1)。
3.2.2 界定校企双方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成为具备岗位胜任力的人。那么,岗位胜任力如何界定,是否达到基本接待水平即可?也就是说,厘清校企双方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他们各自发挥 作用的程度,才能提高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可行性。在云班课中,可以通过实验法确定。先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基准水平为参照,再结合学生反馈进行调整。云班课能够提供学生具体操作的基本信息,通过对这些实时数据进行监测和反复比较,就能够确定校企双方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3.3 基于云班课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以云班课为平台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诊断学生情况、创设实践教学情境、构建线上+线下教学体系 3 部分内容。其中,诊断学生情况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创设实践教学情境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后期线上+线下教学体系实施的效果能否成功;构建线上+线下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的重点,包括实践教学前准备、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考核 3 部分内容,隶属于实践教学的操作层面。
3.3.1 诊断学生情况
学校需要对学生以往知识掌握、整体能力水平、心智情况等作出全面的调查和考评。其中学生自评可以作为考评的重要方面,考评结果可以作为企业选人的参照。企业可依据部门特点和岗位要求通过与学生的双向选择,确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定位及岗位,即在充分考虑学生意愿及能力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避免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产生抵触情绪。
3.3.2 创设实践教学情境
创设实践教学情境是从理念上解决学校和企业在实践教学中的脱节问题。以企业用人要求为起点确立学校实践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对企业的适应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旅游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团队协作能力,再次是专业知识,对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服务意识、职业发展意识也较为强调。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上,要以解决问题为轴心,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导向;在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遵循知识的自身规律及工作内容的逻辑关联,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修正,真正做到适合学生成长。
3.3.3 构建线上+线下教学体系
3.3.3.1 实践教学准备
实践教学前的准备由学校主导,企业辅助。指导教师可先在云班课中创建班课,在班课中开设答疑、请假专区,发布视频、PDF 版本的企业介绍等资源,并安排相关的测试,获得经验值得分。在实践教学第一课上,指导教师需向学生清晰明确地说明实践教学的目标、具体内容、考核方式,强调学校安排与学生自律相结合。使学生对整体实践教学有完整概念,了解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及考核方式等,减少到达企业之后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情绪波动。
3.3.3.2 实践教学过程
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由企业主导,学校辅助。企业管理者在每次课程开始前上传学习资源,并辅之一定的练习活动和测试活动,要求学生在在岗工作中完成。工作完成后要进行总结,如有疑问可及时提出,并请企业管理者或指导教师帮助解决。
3.3.3.3 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教学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标准。其中,学校部分可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提升角度进行衡量;企业部分可从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果 3 个方面进行评定。评定结果由自评定、指导教师评定、管理者评定 3 部分组成,每部分赋予不同权重。其中,经验值得分是学生实践教学考核的重要标准。
4 结语
综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两大利益相关者是学校和企业,其中学校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教师和学生,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管理者和员工,学生是即将成为员工的人,学校和企业经由学生相连接。第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本质上是由学校和企业各自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造成的,学校和企业各自只参与了部分实习过程,而不是共同对学生实习全过程进行策划和组织。第三,解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依托云班课,从诊断学生情况、创设实践教学情境、构建线上+线下教学体系 3 个方面构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云班课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和企业管理者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和企业管理者应成为学生实践教学的设计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是学生技能掌握和能力提升的引导者,企业管理者是学生从学校到职场顺利转变的陪伴者。教师和企业管理者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云班课使用中,会存在网络信号不好以及学生对经验值得分过度关注等问题,这些也需要教师和企业管理者进行恰当引导。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黎平辉. 基于就业差异需求的二本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特征及其建构策略[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36(5): 170–175.
[2] 曹国新. 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述评[J]. 旅游科学,2009, 23(1): 67–73.
[3] 李炯华,丛丽,宋洪波. 基于 CBE 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28(3): 235–238,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云课堂平台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旅游市场营销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