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医学论文 > 核医学论文 > 核医学论文: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放射防护探讨

核医学论文: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放射防护探讨

时间:2021-04-09 11:38 | 栏目:核医学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4-09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核医学论文文章《核医学论文: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放射防护探讨》,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要:通过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核医学科的改建的情况,根据其特点运用查阅资料、现场调查、检测、综合分析等客观科学的方法对放射性工作场所平面布局,人员流程,防护设施等进行评价。对核医学科建设项目的平面布局改造,通风改造,人员流程,放射性药物和放射性废物流程,防护检测结果进行客观的描述。本核医学改建基本能够满足放射防护要求,在正常运行时能控制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本文总结出了一些实践经验供相似核医学改建时参考,并提出了一些核医学改建的要求、原则和注意事项,为其他医疗机构在改建核医学科时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放射性三废;放射卫生;核医学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原有的核医学科场所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工作的需要,因此医院对核医学科进行了改建,扩建和放射防护改造。核医学科的改造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往往涉及到的工程难度非常大,因此成功改造一个核医学科往往有较大的困难和价值[1-2]。核医学科改造应该满足一些基本要求[3-5],如应同时满足防护、人员流动、卫生、管网敷设等要求;根据建设规模,尽量留有余地;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减少项目运行时对周围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危害;平面布局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设置有效合理的通风和放射性三废处理系统。本核医学科的改建较为成功,可为类似老旧核医学科室改造项目提供一个借鉴的方法,故本文现对其进行一个客观的分析和探讨。
1    项目基本情况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的原有布局、改造方案和改造后实际情况。辐射源项:(1)活性室(源库)贮存的放射性核素(99Mo-99Tcm 发生器、131I、 89Sr 等);(2)注入放射性药物后的患者;(3)SPECT/CT 设备中 CT 产生的 X 射线;(4)放射性三废(废气、废液、固体废物);(5)核医学场所中的放射性核素沾污和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主要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调查、检测、综合分析等方法。根据本改建项目的特点运用客观科学的方法对放射性工作场所平面布局,人员流程,防护设施等进行监测、检测与评价。
2    结 果
  平面布局改造:该核医学科位于医院综合楼地下一层,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将核医学科 SPECT 原机房、操作间、阅片室、报告间改建为了 SPECT 新机房、控制室以及 SPECT/CT 机房;将甲功室、运动踏车实验室南侧设置了一个家属及用给药前患者的等候区;在核医学科原 SPECT 机房南侧扩建了登记、采血的导医台,在原报告间南侧扩建了阅片室等;在核医学科登记处增加了一部患者离开的电梯,专用电梯可直达 1 层室外,该电梯还可用于运送放射性药物。通风改造:改造后的核医学通风系统详见图 1,其可以给各个房间送新风,同时又设置了三套放射性废气排风系统,第一套排风系统,包括机房、候诊区、甲功室、注射室等。第二套排风系统包括肺通气室和源库。第三套排风系统为通风橱独立的排风系统。核医学通风系统中,各个核医学房间内均设置了独立的排风扇,可以将机房内、房间内和卫生间内等各个独立单元的空气抽出室外。各房间风机和楼顶主风机连锁,当各个房间内风机打开后,楼顶大风机将同时工作,共同抽吸。同时各个小风机都安装有逆流阀,可以防止发生逆流,在房间的抽风入口和屋顶的抽风出口分别设置了活性炭过滤装置。人员流程:改造后的工作人员和患者流程详见图 1。患者从电梯或楼梯下来后先通过门 21 到登记室就行登记,然后通过门 1 就入核医学科内部,通过门 2 做甲状腺功能检查,通过门 3 做运动踏板试验,通过门 4 和门 7 后注射药物后,通过门 12 进入候诊区候诊,期间如果患者需要上厕所,则通过门 6 和门5 后进入患者专用卫生间;候诊结束后患者通过门
13 或门 14 进入机房进行 SPECT 检查。检查结束后通过门 15 或门 16 离开机房进入留观区进行留观后,乘坐专用电梯离开核医学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则通
 改建后核医学科示意图
过门 21 和门 19 进入核医学科工作场所后,通过门11 进到放射性区域进行分药注药等操作,结束后再次通过门 11 离开此场所,在进行全面清洗检测后方可进入办公室等场所;工作人员通过门 17 进入操作室,操作 SPECT 设备,通过门 15 或者门 16 进入机房进行摆位。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和患者离开机房共用一个防护门,存在一定的交叉。患者留观抢救区和控制室之间只有一个铅防护门隔开。放射性药物和放射性废物流程:改造后的工作放射性药物和放射性废物运送流程详见图 1。放射性药物运送在患者来科检查开始前进行,放射性废物的运出在患者检查结束之后进行,利用时间差来避免交叉。产生的固体放射性废物先暂时存放在废物桶内,放射性废物桶放置在废物库内。等放射性废物存放时间超过十个半衰期后,检测剂量率很低时,当做普通医疗废物进行处理。防护检测:检测条件:SPECT/CT 机房 CT 出束140 kV,240 mAs+555 MBq(15mCi) 99Tcm ;其余99Tcm工作场所检测条件:555 MBq(15 mi) 99Tcm,源放置于房间中部;甲功室检测条件为 185 MBq (5 mCi) 131I放置在房间中间位置;工作场所表面沾污检测条件为患者检查结束后 10 min 内。检测结果:本核医学场所控制区和监督区交界的各监测点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控制目标值 2.5 μSv/h;核医学工作场所各检测点区域的 β 放射性表面污染水平均小于相应控制值。
3    讨 论
  本核医学改建基本能够满足放射防护要求,在正常运行时能控制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根据检测数据经计算得出本项目: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受有效剂量低于设定的管理控制值。本项目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工作人员进机房和患者离开机房共用一个防护门,存在一定的交叉,应注意避免长时间接触。患者留观区和控制室之间有铅防护门隔开,为了保证控制室内工作人员健康,减少受照剂量,此防护门应保持常关状态,进出门时打开,摆位结束回到控制室后必须立即关闭,尤其是有病人在留观区时,必须关闭,严禁敞开。另外通过在此区设置固定式报警仪,提高工作人员警觉性,当报警仪提示外面有病人时,严禁出去;应在没有病人的情况下打开防护门进入机房给患者摆位,如果确实在有病人的情况需要给患者摆位,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防护三原则,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快速通过留观区,进入机房并关闭防护门,达到保护工作人员的目的。留观区东西两侧还有两个普通门,设置有门禁系统,可以限制患者随意离开该区域,医院在门两侧设置了铅屏风,以降低外侧剂量率,建议更换为铅防护门。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合理布局,对于辐射危害的控制和管理至关重要[6-7]。合理的布局不但可以便于管理,还可以避免放射性污染的扩散[8]。核医学工作中产生的外照射射线主要是 γ 射线。经典的外照射防护的三原则是:(1)时间防护(2)距离防护(3)屏蔽防护。同时还必须考虑对内照射的防护措施。参考之前的一些文献[6,9] 并根据本核医学科改建情况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核医学改造时应从整体重新设计,在充分考虑现有结构和功能的情况下进行全盘规划,改建必须考虑放射防护屏蔽措施[10],保证所有控制区和监督区交界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2.5 μSv/h,并设置核医学单独的出入口,尽可能利用原有的房间结构和功能,但当局部需要进行较大规模改动时,该拆则拆,该建则建,原不合理的结构和流程应在改建时一并完成改造。核医学改动时必须考虑核医学临床工作流程的合理性,放射性药物运送路线、工作人员行走路线、用给药前和用给药后的受检者的行走路线之间应尽量避免相互交叉,相关功能区域按照工作流程应从低活度区向高活度区进行布置,由于是改造,原有一定结构和功能,因此这一点往往比较难实现,但还是要尽可能的去重新调整布局和房间功能,实现这一点要求。放射性废液处理,则主要是需要重新调整部分放射性废水收集口,废水管线走向和屏蔽,衰变池的容量能否满足增长的废水量的需要问题。核医学必须重新设计和规划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确保所有功能单元都能送进新风,排出放射性废气,且气流方向应从低活度区到高活度区;设置工作人员淋洗间,严格执行卫生通过间制度,工作完毕,洗手,淋浴,更衣,检测合格后方可离开核医学工作场所;设置清洗间,用于存放清洗设备等,严禁将污染的设备、个人防护用具和清扫用具带出放射性工作场所;设置专用电梯,既可作为受检者离开通道,又可做为药物运送通道。按照《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20—2006)对核医学工作场所进行分类,并严格按照分类结果对核医学工作场所进行设计施工,合理规划设置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一套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敏感区域和场所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起到警示作用;设计并设置相应的辐射安全措施,包括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电离辐射警示标识、门灯联动、对讲系统、防挤压装置、候诊室安装呼叫系统和闭路电视,设置监控系统可随时观察到各处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动态,设置源库门为防盗防护门,双人双锁,设置门禁装置,自动落锁,严禁无关人员随意出入。用给药室应将工作人员和患者分隔开,并设置注射和给药窗口,源库紧邻注射室工作人员所在的一侧,用给药时工作人员和患者分处不同房间,通过注射和给药窗口施用放射性药物。设计完成后,改造开始前必须进行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参考文献
[1]张钦富, 楚彩芳. 核医学科改扩建项目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2013,22(1):91-93.
[2] 苏婉真. 核医学辐射防护常见问题及对策[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8(17):20-22.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核医学论文: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放射防护探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核医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