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相关研究综述
史万兵在《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研究》1中,在回顾国内外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及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动力及阻力,并从改革目标、改革途径以及改革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探究了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对策。 胡冠中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研究》2中指出,推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应该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应聘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等。 李凯灿在《浅谈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3中提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各高校的行政管理及队伍建设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努力加强队伍建设,对提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水平,做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月梅在《浅析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性》4中提出,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在工作中形成高校行政管理服务性的理念,并建立一套以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性为核心的行政管理制度。 陈晨在《浅析高校行政管理的问题与对策》5中认为,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着如高校内部行政权力泛化、行政管理职能的履行存在不足、高校行政机构膨胀等诸多问题,并提出建立行政权力制衡机制、转变行政管理理念、精简高校机构等缓解高校行政管理问题的对策。 刘颖蘅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理念的分析》6中提出,质量管理体系是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中引入质量管理理念,对改善高校行政管理理念,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保证高校的正常运作有重大作用,是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新方向。
高校的管理和行政紧密结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我国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因此,国外对于高效管理问题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研究该问题并不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Fullan 在其著的《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总结了复杂的变革启示,其中主要谈到了改革的复杂性、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策略的必要性、与更广泛的环境保持联系对改革成功的影响7。Cohen 和 Hill 认为,大规模改革的必要条件是政策制定者充分了解改革尝试所造成的影响8;关于政府的权力下放,Bryk A.Sersow 等人认为,权力下放需要一些原则,规定相应发生变化,使它们成为学校的倡导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控制者,并认为政府必须在学校外部确立如下四个职能,即制定政策以支持权力下放、重视地方能力建设、履行地方能力建设、鼓励改革和创新9。 针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Dimmen,Asmund,Svein 共同撰写的《挪威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新变化》一文论述了在一些分权的西方国家正在逐渐收回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权力,因为分权的政府看到了长期分权的弊端,高等教育的国家目标很难实现,体现最为明显的是美国和英国,挪威的教育也受到这一变化的影响10。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罗伯特·沃比克(Robert J. Walbeek)教授在《美国教育研究杂志》(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上发表论文11称,“改革是高等教育源源不断的动力”(continual and necessary reform is the power of high education velopment),并称,“弱化行政管理,强调学术研究是未来趋势”(less administration and more academic will be a trend)。 英国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的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教授在《教育研究评论》(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上发表专栏文章称,“大学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地方,学校的管理应该只是为了维持秩序,更多的是提供服务”(colleges should be the places where freedom lies,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mes to keep everything functioning well,and to serve people)。
第 2 章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概述
2.1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相关理论
治理理论(theory of governance)源起于西方国家质疑官僚制的有效性的政府改革运动。传统政府统治和治理在管理领域的拓展和主体的变更之后,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这实际上也批判了传统官僚体制,以往行政理论普适性缺乏的缺点逐渐被人们认识到,而治理理论正能解决这一问题。从当前的政府管理生态来看,当前的公共事务管理已经不是政府自己的事情,“政府、工商界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合作正成为民族国家竞争力和国家繁荣的基本构成要素”12。 关于“治理”的内涵,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梅恩兹指出“在系统论的理论术语中,governing 指的是把一个自主系统当作 governance 对象,使之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美国的库伊曼认为,“治理是要靠多种相互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这种互动是由参与者共同的目标支撑的”13。霍尔斯蒂认为:治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秩序加上某种意向性,秩序意味着对行为的限制14;韦勒从
公共政策的角度阐述了治理需要政府建构“多中心”、多角色互动与合作的政策过程15。然而,对于治理理论的研究内容,人们可以得到的共识是,国家权力是多中心化的。当前的政府还存在诸多问题,有效性有待提高,为此就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奥斯本在其《改革政府》做出过这样的论述,其认为在公共管理中政府应该发挥着掌舵的作用,而不是政府划桨,政府本身是公共管理的促进者和指引着,这样才能集中力量去对那些社会力量难以解决的事情解决好,之后这些经过政府管理好的事物就能发挥对社会有益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的重要性在治理理论中得到了较大的突出,指导社会行为以及确定行为发展方向是政府的主要责任,在整个公共事务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管理力量多元化是政府所关注的,而自身角色定位也是其关心的,这两点也表明了新政府理念的深入发展。治理的主体有私人机构、公共机构、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合作的三种组成形式。治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治理的权力流向是双向的或者多向的,它需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需要凭借合作网络实现。 善治的本质是实现公民的权利、利益和价值。“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民间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16。要真正实现管理的民主化,使政府的管理效果得到显著地加强,就需要调整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增进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政府行为。 通过对于善治的本质的理解,可以再一次的证明公民的角色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公民必须参与管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只有吸收了来自公民的智慧和意见,才能不断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我们常常将公民作为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实际上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其对公共服务的监督作用,这点对于新政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可见,治理的目标在于,通过权力的运用,使得不同制度关系下公民以及其相关的活动都能得到有效地引导和控制17。要实现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就是要使高校的行政管理职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其与社会、政府的关系。在保证高校自主权的基础上,不断使其适应当前的社会,才能更好地构筑一个良好的管理网络和系统18,这样高等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各个主体各司其职,使高校获得更多的自主权,管理效力也更强。通过治理理论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实际上高等教育也是重要的公共事务,只有调动多个主体的参与,逐步放权,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管理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性质、规律是决定上述职能的重要基础,它对我国的教学科研有着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高校的行政管理职能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职能实现的保障,只有加强对行政管理基本职能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职能的发挥。
2.2 高等院校行政管理的作用
行政管理对高校而言是高等院校实施科研、教育的首要条件。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在高校管理系统中具有明显的指导功能、约束功能、调节功能。其在高校管理体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而,如果缺少教育行政管理,高等教育职能在诸多方面都会出现障碍,教学科研秩序也将得不到保障,各项工作也将无法可依,导致校风散漫、教育质量直线下降、科学研究萎缩等34。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保障性作用主要就是由其自身所具有的服务性功能体现出来,对于当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来说,往往要涉及到很多个方面,几乎所有的高校事务都会多多少少与行政管理相关,即使是一些看似并不起眼的小事情,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对高校发展的全局产生严重的阻碍。所以说,对于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来说,应当积极发挥其服务型的功能,将其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关系处理好,只有这样才会真正保障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以及改革。 2.4.2 协调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高校培养人才主要就是通过对人才的管理、教学以及服务来实现,这样就会涉及到高校管理中的多个部门,因为这些不同的部门之间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样就会使得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出现不协调的状况,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行政管理部门要将自身的协调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认真处理诸多部门关系,使其团结协作,共谋学校发展,尤其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形成较为合理的管理协调性,突出一切行政管理为教学服务的管理理念,将管理育人深化至高校行政管理的每一处,不留工作死角,才会实现高效的高校行政管理。对于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来说,其主要的作用就是要对学校的部门以及学校的教职工自身的工作状况进行监督以及检查,敦促教职工以及相应的学校部门认真完成分内工作,激励学校行政管理的发展以及改革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应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以及绩效考评下实施与落实,才会形成较为合理与科学的高校行政管理配套措施,进而为高校行政管理的模式化、体系化、常态化以及可持续性奠定良好基础。
第 3 章 我国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高等院校行政管理的现状
3.2 我国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微观分析——以沈阳地区三所高校为例
3.3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第 4 章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的实施
4.1 转变观念,优化角色定位
4.2 优化管理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4.3 做好协调工作,优化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
4.4 优化工作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
第 5 章 结束语
行政管理不仅仅是高校的意向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不仅对于高校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教育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行政管理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高校有序发展的需要,而进行针对性的创新性的变革,即从更新管理理念、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推动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等方面来促使行政管理的机制优化,提高高等院校行政管理的效率。 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依旧存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高效行政管理工作的发挥还有很多的限制因素,以上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主要以沈阳地区三所高校为例)对其做出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的途径,包括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行政管理权力弱化,管理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化,工作效率考核量化等。 综上所述,上述多条优化对策覆盖的范围和主体广泛,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途径和路径的思考比较全面。如果按照本文在第三章指出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第四章提出体制优化的对策时的思路,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定会有所斩获。这也是本文选题的最终意义和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