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口腔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整群抽样选取某校口腔医学生490人,以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口腔医学生对沟通技能学习的积极态度得分为(56.851±6.121)分,消极态度得分为(30.947±8.631)分。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中沟通的重要程度是口腔医学生学习沟通技能积极态度的影响因素;性别、家庭关系、开设沟通技巧相关课程的必要性和人际关系中沟通的重要程度是口腔医学生学习沟通技能消极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口腔医学生对学习沟通技能的积极态度属于偏高水平,消极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医学教育者需重视评估口腔医学生对学习沟通技能的态度,为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提供参考。
随着口腔健康产业的不断发展,口腔专业人才短缺将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明确提出把加强口腔专业人力资源的建设作为一项具体行为[1]。而现实是目前我国设置口腔专业高校偏少,相关的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不足,因此对口腔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医学教育需进一步探索的方向。人际沟通能力作为医疗服务行业的职业能力之一,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早就被认定为住院医师的能力标准,并作为合格医师基本素质的评价与考核内容,自2008年起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着手加强对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并于2015年将沟通能力纳入临床考核改革的必考内容[2-3]。沟通能力也是沟通重要性、沟通模式、态度和行为的综合体现,是医学生具备人文关怀能力、人文职业素养的基本手段,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必备技能。目前,医学生的沟通能力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临床医学生和护理学生,以口腔医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较少。故本研究对口腔医学生学习沟通技能的态度进行现状调查,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的方法抽取2017级口腔医学生490人,用自设的一般情况问卷和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对其进行调 查。纳 入 标 准:①2017 级 口 腔 专 业 在 校 学生;②已完成至少一门医学人文课程教育;③自愿参与本研究。参与本研究的学生共490人,其中男172人,女318人,年龄范围为18~22(20.4±0.895)岁。
1.2 方法
研究工具:①一般情况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并经研究小组讨论后修订,包含性别、家庭关系融洽、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是否知晓开设沟通能力方面课程等。②中文版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沟通技能态度量表(Communication Skills Atti-tude Scale,CSAS)由英国敦提大学 Rees[6]等学者编制,主要针对医学生学习沟通技能态度变化的测量。国内的任佩姝等学者对其进行本土汉化,修订为中文版 CSAS[7]。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是0.841,重测信度在 0.821~0.833之间。量表包含正性态度量表(Positive Attitude Scale,PAS)和负性态度量表(Neg-ative Attitude Scale,NAS)2个亚量表,以测量沟通意义、负面信念、学习动机、评估和自负5个维度,其中第4,5,7,9,10,12,14,16,18,21,22条目属于正性态度量表,第1,2,3,6,8,11,13,15,17,24,26条目属于负性态度量表,条目以 Likert-5 级评分法评分,分别 为“强烈反对”“反对”“中立”“同意”“非常同意”,每个亚量表的总分都为 13~65 分分值越高,表明学生对学习沟通技能的态度越强烈[78]。调查方法:本研究组将设计完善的问卷和量表导入问卷星软件平台,问卷的ID 编号为41451611,以不记名的方式答卷,经过口腔专业学生的口头同意后,将问卷链接发至班级群。为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 间 认 真 填 写 问 卷,问 卷 平 台 开 放 1 周,时 间 为2019年10月17日~23日,以每题“必答题”才能进入下一题的形式保证问卷的完整。经两名研究者核对,学生回答问卷耗时(392.240±152.431)s,共收回问卷490份,有效问卷49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统计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导出以 EXECL 表格呈现的数据,采用 SPSS19.0软件进行t 检验、非参数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口腔医学生对沟通技能的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得分。口腔 医 学 生 对 学 习 沟 通 技 能 积 极 态 度 得 分 为(56.851±6.121)分,消极态度得分为(30.947±8.631)分。不同资料的口腔医学生对沟通技能的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得分比较(见表1)。口腔医学生对沟通技能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积极态度得分为因变量,以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中沟通的重要性为自变量;以消极态度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家庭关系、开设沟通技巧相关课程必要性和人际关系中沟通的重要性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α入 =0.05,α出 =0.01。
3 讨论
3.1 口腔医学生对学习沟通技能的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校口腔医学生对学习沟通技能的积极态度总分为(56.851±6.121)分,高于国内学者任佩姝[9]、苏 茜[10]、国 外 学 者 Shruti[11]的 研 究 结果,提示口腔医学生认识到沟通技能的重要性,对学习沟通技能态度积极。较高分值水平可能与目前医患关系的改善、本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医学人文课程的合理实施、学生对口腔课程的热爱和学生尚未参与临床实习有关。口腔医学生对学习沟通技能的消极态度总分为(30.947±8.631)分,与国内学者兰玉坤[12]和杨旻[13]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有负性事件的生活经历、临床实践经历不足、缺乏专业向导和引领等。因此,医学人文教育应重视学生对沟通技能的态度,不能盲目地进行沟通能力培训,不能以教师或者患者理解沟通态度的视角评估学生的状态,应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态度和能力状态,并以模拟沟通、团队协作、结构化考核等多元方式培养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和技能,以丰富学生对不同医患关系的沟通应对策略,促进口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2 口腔医学生对学习沟通技能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口腔医学生对学习沟通技能积极态度的影响因素为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中沟通 的重要性。且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中沟通的重要性都为积极态度的积极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家庭关系的融洽度是塑造学生性格的关键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家庭关系越融洽,学生看待事物的态度越积极乐观。此外,口腔医学生认为人际关系中沟通的重要性也会影响其积极态度,可能因为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患者认可专业能力强的有利条件,且学生已完成四学期的专业课程和医学人文课程,并有见习经历,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意识强烈。就口腔医学生对学习沟通技能消极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性别、家庭关系、开设沟通技巧相关课程的必要性和人际关系中沟通的重要性均对其产生影响。国内外研究均已发现性别与学生对沟通技能消极态度有关,其原因可能是男女学生的生理心理差异和思维差异有关。因此,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提倡在沟通技巧培训的课程中要对男学生的态度予以重视。本研究还发现家庭关系越融洽、认为开设沟通技巧相关课程的必要性越强、人际关系中沟通越重要,学生的消极态度越薄弱,而 Roger等[17]的研究发现沟通技能课程使大四学生的消极态度比未参与该课程大一学生更加消极,这可能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合理性、学生自认为已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不愿再学等有关。因此,应重视医学教育课程设计的科学性、时效性和有效性,加强学生医患沟通的模拟体验和临床见习,提升学生对医患沟通的感知性,降低学生的消极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沟通技能度的态度和沟通能力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获能。
4 结语
口腔医学生对学习沟通技能的积极态度属于偏高水平,消极态度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医学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到学生对医学知识和沟通能力的教育,还需重视其对学习沟通技能态度的评估,有效落实沟通能力相关课程的开展,以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近年来,为促进德才兼备的医学生培养,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改革之一就是以医患沟通教育为主的医学人文教育。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的研究都探讨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沟通技能态度和沟通能力,而淡化了沟通能力的培养应该贯彻在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人文课程的始终。因此,在医学高等教育中不仅重视学生“三基”的教学,还要长期性、有效性和序贯性地开展沟通能力等医学人文教育,并在条件允许下将大学通识教育与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纵向接轨,为沟通能力相关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考,也为医学生能力培养的延续性创造一定的条件。另外,本研究探索的影响因素仅仅解释总变异的9.3%和8.6%,还有很多影响因素有待探索,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9〕118号[A/OL].(2019-02-15)[2019-2-15].http://www.nhc.gov.cn/jkj/s5878/201902/b049d0f3c9b44ee48ac4c936f41cbb0e.shtml
[2]兰玉坤,傅华,郑频频,等.复旦大学临床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和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分析与相关性研究[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8(5).
[3]王鑫田.临床医学生沟通交流与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8.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沟通技能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临床医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