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想要拔得头筹并不容易,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学生积极性差、学校组织难度高、参赛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文中通过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参与技能竞赛的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 技能竞赛的作用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自 1995 年开展“全国技能月”活动以来,技能竞赛开始慢慢浮现在国人面前。2004 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的全国技工学校技能竞赛,开启了职业院校参与技能竞赛的大门。2008 年,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自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项制度化、规范化的竞赛机制、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每年一届,使社会各界开始积极关注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和行业标准。在宏观层面上,人才强国战略和“中国制造 2025”需要打造大国工匠精神。技能大赛犹如风向标,号召全社会关注职业教育、重视技能人才,激励青年技术工人认真学习,刻苦训练。通过技能大赛的推动,引导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中观层面上,技能大赛紧扣产业结构和工业化进程,引入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推动了职业院校适时调整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大赛是高职院校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通过大赛,行业企业梳理了技能标准和人才需求,为行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和新鲜血液。在微观层面上,技能大赛考验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拓展和提升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分工与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随机应变的临场发挥能力。每年的技能大赛,从选择参赛人员、进行备赛训练、到参加比赛,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分层教学模式。不仅选拔和培育了优秀的物流人才,而且引领了专业教学发展。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竞赛的发展及现状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首先出现在 1993 年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开设专业成本投入小,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随后有很多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2009 年物流被列为国家十大振兴产业之一,更加推动了各校开办该专业的需求。截止 2018 年底,全国高职物流专业点 1230 个,其中,物流管理专业 867 个,在校生有近 25 万人。为适应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对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的需求,2009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首次出现了以物流业核心仓储配送作业为背景的技能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物流 - 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项目( 简称: 物流仓储竞赛,一类竞赛) 。2010 年,物流沙盘第一次作为正式的比赛项目在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物流企业经营技能竞赛( 简称: 物流沙盘竞赛,二类竞赛) 中进行比赛竞技。2017 年,全国邮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简称: 邮政技能竞赛,二类竞赛) ,以快递员、快件处理员的核心工作为竞赛内容,也拉开了两年一次的帷幕。这三个国内主流的高职高专物流职业技能竞赛,分省级预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其中,省赛涉及到了全国 32个省,覆盖率达 100% ,平均每省有两支队伍参加总决赛。如湖北省 61 所高职院校中共有 52 所开办了物流管理相关专业,每年有近 30 所院校参加各类大赛。此外,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近几年“互联网 + ”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
技能大赛通常引入企业的评价标准、规范,对学生的技能、素养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进行综合评判。为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良好成绩,很多院校将比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中,形成工学结合、任务引领的专业教学体系,形成以赛促训的技能训练模式,引领了专业教学发展。参赛多年的院校,已经将比赛常态化,从选择参赛人员、进行备赛训练、到参加比赛,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每逢技能大赛,各高职院校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竞争激烈,都想代表本省出席国赛。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3. 1 学生积极性差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制一般为 3 年,参加比赛的学生大多为大二和大三学生,以大三为主。物流仓储竞赛的省赛设置在下半年,此时的大二学生尚未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在对竞赛内容理解困难; 大三学生已经在企业参加
适应性综合实训、顶岗实习,考虑到实习实训的连贯性和企业制度,不愿意回校参加比赛训练。同时,备赛期间需要花费比在课堂学习和企业顶岗实习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节假日还会面临食宿问题。如果学校没有政策性的支持和倾斜,备赛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很难提高。
3. 2 学校组织难度高
大赛是高职院校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通过大赛,学校可以考验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拓展和提升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分工与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随机应变的临场发挥能力。如果表现突出,学校的知名度也可以大大提高。然而,教师、学生、竞赛器材和场地等内容的组织并非易事。竞赛内容需要长时间的打磨和锻造,而高职专业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绩效考核严格,指导竞赛往往利用课余时间,精力有限,对竞赛大纲尤其是实操标准的理解不同,导致训练结果差异化很大; 选拔参加竞赛的学生则不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参加课堂学习和实习实训,担心正常的课业和其他问题。竞赛器材和场地方面,由于各个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差异性,导致场地布置、设施设备操作标准不统一。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学校需要采购与比赛设施设备和布置相似的场地。而高昂的采购费用往往导致设施设备不能一次性购齐,通过政府采购流程分批购买又造成了批次间的不匹配。
3. 3 参赛效果不理想
首先,既然是比赛,就会有名次之争。翻看历年的获奖院校,我们不难发现固有的几个获奖院校,鲜有新的院校。由于比赛的复杂性和一些偶发因素,很多院校尽管准备十分充分,参赛时表现也相当出色,但最终成绩却并不理想; 其次,不同的比赛,方向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专项训练,如物流仓储竞赛侧重于大仓和配送中心进出库操作,邮政技能竞赛侧重于快递员、快件处理员的核心工作,物流沙盘竞赛则是模拟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各类经营决策。这几个比赛对于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随机应变的临场发挥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然而,企业对比赛的认可程度不一,物流仓储竞赛主要适用于企业大仓操作,对参与竞赛甚至得奖的学生的认可度也有待商榷; 最后,比赛毕竟是精英活动,只限个别人参加,而参与竞赛的学生则与与正常教学脱节,所以,很难起到提升整个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作用。
4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竞赛的对策分析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想要在技能竞赛中出彩,必须要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校企合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赛教融合,以教兴赛,以赛促教。
4. 1 围绕技能竞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为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避免为赛而学的精英教育,参赛方需要围绕技能竞赛,理清相关的政策、职业标准和竞赛要点,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按照“职业领域”对课程进行模块化整合,或者优化某些课程的“学习领域”。将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训课程的考核内容,与大赛紧密结合。如计算机课程的 word 和 excel 教学可以结合物流仓储竞赛赛题中的物动量分析、甘特图、组托图、打字速度和目录生成; 数学课程引入运输成本的计算、堆码和托盘的计算、节约里程法和 SKU 计算。这样,比赛所需的一部分技巧学生们在大一的基础课程中就普遍得以接触甚至掌握,为大二参加比赛或进入更深层次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4. 2 通力合作,提高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学生作为技能竞赛的主力军,参赛意愿和积极性与其备赛期间的努力程度和参赛结果呈正比关系。这并不意味着学校要处处为参赛学生亮绿灯,但解决参赛学生在参赛期间的后顾之忧对于学生的参赛士气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如后勤部门对参赛学生在节假日期间尤其是暑假集中训练期间食宿问题的支持,可以让参赛学生不用为吃住发愁; 学院对参赛学生奖学金、评优评先的政策性倾斜,可以强化参赛学生的荣誉感; 学校给参赛学生尤其是获奖学生推荐优质的实习就业单位、岗位,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参赛积极性。当然,通过选拔、备赛和比赛这一系列过程,学生的自我充实感和自我成长会转化为他们的内在动力。等到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发现之前经历的“苦”都转变成了“财富”,会更感激之前的努力。
4. 3 紧密联系企业,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技能竞赛的初心是促进技能教育的交流和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为行业企业培育技术储备力量。物流管理专业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尤其是高质量的技能大赛,可以检验当前所做的教学和技能训练与行业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 通过与相关的行业企业沟通探讨,可以了解职业技能发展状况和职业技能发展方向,明确职业技能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只有努力紧跟技能发展趋势甚至走在技能发展前沿,定位于推动行业进步,结合行业标准,修订出既能满足各类技能大赛的大纲要求,又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规格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缩小教育教学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和技能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白友林.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 9) : 47 - 49.
[2]杨怡,金晓严,戴四新.“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物流技术,2013( 32) : 276 - 278.
[3]王永强,秦向红,王健,杨鑫,张金玲,史春霞. 职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有效融合的路径和对策研究[J]. 时代农机,2019( 8) : 107 - 108.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竞赛的现状与对策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物流管理配送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