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当前传统建造模式的弊端为切入点,分析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现状与粗放型建造模式之间的矛盾,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和 BIM 的特点,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并结合工业 4.0 的背景和精益建造的思想,将智慧建造理念引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中,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工业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并对装配式建设项目系统要素、系统环境及在 BIM 环境下的实现进行了研究,最终构建了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并对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 I-AHP-熵权法对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体系进行了指标赋权和重要性排序,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对装配式建设项目系统进行研究,其中系统要素包括:项目规划与组织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项目运营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系统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等。形成了装配式建设项目系统,设计出装配式建设项目的系统运作流程。
(2)以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为主线,从智慧组织管理、智慧设计管理、智慧生产管理、智慧运输及安装管理、智慧运维管理、智慧建造平台管理六个方面对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关键控制点进行因素筛选,得出包含目标一致性、边界明确性等 28 个二级因素指标,构建了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
(3)通过专家调查法,对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进行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检验,确定了所构建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利用 I-AHP-熵权法组合赋权法进行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并采用改进的 ABC 分类法对评价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其中,目标一致性 C14、边界明确性 C12、信息共享度 C13、工作流程合理性 C11、设计标准化程度 C22、部品库完善度 C21、协同设计水平 C24、信息采集实时性 C63、设计变更智慧监测水平 C23、信息采集方式智慧程度 C64、信息化投资水平 C61 为 A 类控制要点,上述因素的累计权重达到 62.63%,表明这些因素是影响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关键因素,需进行重点管控,控制要点按照所属层级进行分级管控。且指标集中在智慧组织管理、智慧设计管理、智慧建造平台管理这三个一级指标上,应对上述管理指标进行重点控制。
(5)结合装配式建设项目系统和 I-AHP-熵权法组合赋权法的研究结论,从标准规范、建设模式、信息平台建设、建设环境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水平的建议。
6.2 展望
本文对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体系,有助于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模式的推广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但受限于笔者的能力、时间和条件,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后续研究。
(1)在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建立时,指标为笔者在大量文献阅读、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装配式建设项目系统研究成果中选择而来,后续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可以证明现有体系的可信度和有效度,但仍可能存在指标选取不全面的问题,还需继续研究,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
(2)本文仅探讨了 BIM 环境下的智慧建造管理体系,若能在后续的研究中结合 GIS作为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础,或将成为以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