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岩土工程 > 岩土工程科技论文的写作(超详细解说,附范文)

岩土工程科技论文的写作(超详细解说,附范文)

时间:2021-01-26 19:50 | 栏目:岩土工程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1-26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岩土工程文章《岩土工程科技论文的写作(超详细解说,附范文)》,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文是一篇岩土工程论文写作方法分享,科技论文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或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它表示了作者对于所发表的成果负责和具有知识产权。这样,如果是纯学术课题,其他研究者就避免了重复劳动;对于工程实录或者工艺介绍方面的论文,其他人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和资料。可见科技论文是人们对自然认识水平的标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科技人员交流的主要形式。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进行大规模土木工程建设,重大工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成就、新教训是学科的宝贵财富;随着研究生扩招,来自高校的期刊投稿大幅度增加,学术会议频繁,反映了岩土工程界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但是无论是高校师生,还是工程技术人员,在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方面存在不足。这不仅影响学术交流,也反映和影响了学风。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体会,查阅了有关的文献,收集、总结和分析了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指出了目前岩土工程的研究和科技论文方面的值得注意的倾向;详细介绍了科技论文的体例、格式、选材、书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分别叙述了论文的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及附注部分的各分项的写作要求和技法。结合实例,指出一些不当和错误的做法与写法。文章内容对于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撰写科技论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岩土工程;科技论文;写作;选题;格式

岩土工程科技论文

前言


科技论文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或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它表示了作者对于所发表的成果负责和具有知识产权。这样,如果是纯学术课题,其他研究者就避免了重复劳动;对于工程实录或者工艺介绍方面的论文,其他人可以借鉴其中的经验和资料。可见科技论文是人们对自然认识水平的标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科技人员交流的主要形式。
科学研究人员撰写和发表的论文是其研究成果的载体和产权所属的标志;硕士、博土研究生答辩通过的学位论文也被承认为公开发表的成果。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论文交流经验和成果,从而逐步提高科技水平。从个人讲,发表科技论文反映了本人的学术水平或技术水平,阅读论文也能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因而发表的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成为职称评定和学位认定的一个尺度。
岩土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常常不像其他学科那么严密和精确;而经验和资料十分重要。科研成果、试验资料和工程经验是岩土工程学科的宝贵财富。所以言之有物的论文就弥足珍贵。目前,我国一些院校师生们大批生产和投出论文,其中一些在选题和书写方面不符合基本要求,很多论文实际意义不大;而在工程实践工作的技术人员则不愿、不屑或者不善撰写和发表论文,很多珍贵的东西没有得到交流。由于他们平时很少动笔,在论文的选题、选材、投稿、写作等方面未能准确把握,有时素材很好的论文不能被采用,十分可惜。
 

1选题与选材

对于上述的研究人员和工程人员,其选题和选材的重点是不同的。
随着高校扩招,有些学校和导师招收研究生过多,指导时间、精力和试验条件不足,只能寻求最容易,最省时省力的题目和技术路线对付毕业和答辩,或者投机取巧走捷径,于是各种脱离实际的有限元、神经网络、模糊数学满天飞舞;有的为了职称和学位而追求论文的数量,抄袭、稀释、克隆在所难免;有的学校缺少研究的基础和设备,只能在土力学教材中找课题;也有人只重视建立模型或者编制(改造)程序,而采用假设参数,或用假设的试验资料确定参数和进行验证,结果总是符合很好。在铺天盖地的期刊和会议投稿中,连篇累牍的期刊和论文集中,其中一些实属垃圾之类。
而某些工程技术人员的论文往往就事论事,不善于提炼,缺少深入分析。事无巨细,按部就班,全盘介绍,等同于一篇工程(试验)报告。或者内容空洞,类似广告。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其实握有很丰富的素材,但不善于总结,不能抓住要点和重点。在论文的有限篇幅中,应摒弃一般的、常规的、属于过程的内容,突出非常规、有新意、有价值的部分。以基坑工程为例,现在介绍一般基坑的降水和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与过程的论文肯定不能被期刊采用。但是在介绍国家大剧院的基坑的论文中,突出降水对人民大会堂不均匀沉降的可能影响,介绍和比较了对地下水的挡、抽、渗、排及相应的支护方案,就很有价值和新意。
投稿还要正确地选择期刊或者学术会议。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读者群,有的期刊就是要阳春白雪,它们适合于学术气息浓厚,学术水平较高的文章;而一些面向工程技术人员的期刊,更适合一些有意义的工程实录、事故分析、工程经验、工艺介绍、参数选用、案例分析等。有时我们接触一个不很熟悉的工程或者出现了工程问题,特别渴望找到类似的工程实例与经验,这时阅读期刊中的这类文章真如雪中送炭。
其次要看期刊的水平,自认为是国际水平的成果最好投到国际著名期刊,以免明珠暗投。反之亦然。
另外也要注意期刊的行业差别,在适合的读者群中发挥的作用就大一些。但有人广种薄收,一稿多投,相同(似)文章同时寄到水利、公路、土木、岩土,还有某大学学报,出现过不同的学报同时将同一论文寄给同一个专家评审的趣事。这也迫使编辑部先收审稿费。
 

2 论文创新性问题


创新性(originality)是学术科技论文的灵魂。没有一定水平和不同层次的创新,论文就没有价值。但是创新也不是像天外来客那么希罕和高不可及,需要有意识的扑捉和发现。创新可以包括新理论、新规律、新想法、新发现、新方法、新现象、新材料、新工艺等。
首先,在新发现和新理念基础上,总结出前所没有的新规律,提出新理论。它可能是开创了一个领域,颠覆了旧的体系。例如伽利略的重力加速度、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提出。土力学领域如太沙基提出的饱和土体的有效应力原理和一维渗流固结理论。这种创新是重大的原创性的,它与诺贝尔奖的距离不远。
对原有理论从新的角度、在新的领域、用新的方法进行论证、推广也是一种创新。毛泽东的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应用是成功的例子;土力学中弗雷德隆德(Fredlund)将吸力引进莫尔—库仑强度准则建立的非饱和土强度公式也是一个例子。对原有理论的质疑、商榷、颠覆或发展常会产生创新性成果。例如相对论对于牛顿力学;复数对于经典数学;双剪应力强度理论、空间滑裂面(松冈元)强度理论对于莫尔—库仑强度理论等。
在岩土工程中有很多创新的例子。在计算方法方面:块体理论、离散元、DDA、遗传算法等;试验方法和设备:旁压仪、土工离心机、渗水力模型试验等;土工试验中对土特性的发现:土的压密性、剪胀性、卸载体缩;观察中的发现:砂土液化、土的流滑、灵敏性土;工程实践中的发现:水力劈裂、面板堆石坝蠕变;新的分析方法:基坑土压力增量法;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整体理念:新奥法与时空效应理论方法。
学科的交叉可能产生原创性的成果。在岩土数值计算方面,石根华提出和发展的块体理论、DDA、流形元等方法极有新意,但这源于一个历史的误会。他作为研究生师从北大江泽涵教授专攻非奥几何,“文革”中被发配到水利水电工程五局到山区岩石中开山打洞,在长期打洞实践中,将拓扑学用于节理岩体的运动与破坏,提出了岩体运动的块体理论,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称誉〔3〕。但学科交叉和新理论方法的引进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苦探索之路,而非捷径。应以严肃和科学的态度,有实事求是之心,无投机取巧、哗众取宠之意。
创新性的成果被了解和承认,就需要发表。相对来讲,科技论文比专著发表的时间快,周期短,覆盖面大。因为在一个相对狭窄的领域会有不少研究者,得到相同的成果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重要成果需要尽快发表,以确定所属权,否则贻误时机,会后悔终身。成果所属有争议可以按发表时间为准,但是目前期刊论文等待发表时间越来越长,标注文章的接收日期是必要的。
 

3 论文的不同形式
 

按照文章的内容和作者表述的形式,科技论文可以分为:工程案例型、纵向深入型、横向综述型、讨论商榷型、普及漫谈型等。
3.1 工程案例型的论文
工程案例特别是大型工程的案例是受到各类与岩土有关的学报和其他期刊欢迎的。但是它必须是有个性,有价值的。如果一切都是按照相关规范、手册或者教科书进行的,没有特殊性,论文很难被接收。即使是重大工程,如果完全是平面的反射,也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需要反映最有特色,最突出和前所没有的部分,体现成果的先进性。如青藏铁路的永久冻土研究就极具特色。
3.2 纵向深入型论文
大部分论文都属于这一类。它反映对一个课题,一个工程问题,进行深入完整的研究成果,许多具有极其重大价值的论文属此类。论文可能是理论的建立或论证;方法及其应用(数值计算方法、试验方法、现场测试、工艺、工法等);工程问题(事故)的分析等。这类文章水平参差不齐。其中自己提出理论模型,自己凑参数,自己找数据验证,结果非常完美。这种自拉自唱的文章数量很多,价值却很小。
3.3 横向综述型论文
综述型论文包括文献综述、讨论综述、会议综述等,其中以文献综述为主。文献综述包括很宽广的内容,如对于一个课题、理论、算法、工艺、试验等的全面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归纳、整理、总结、分析与展望。它需要资料详实完整,分析深刻透彻;准确把握发展趋势与方向。因而作者应在这一领域中有相当的资历和研究成果,不是初出茅庐的研究生所能胜任的。
目前常见的综述性文章,有的所知所述明显不足;有的基本是材料的简单堆积;有的是缺乏独特见解的前瞻。基本是其学位论文的第一章部分。学位论文中的综述常常是一个课题入门者的学习结果,在学术期刊中发表一般是不够的。高水平的综述应当由学科的专家和大师们花一定的精力才能完成。
3.4 讨论商榷型论文
学术思想碰撞的火化是十分灿烂的,讨论、争论、质疑与答辩会是非常精彩的。它是认识真理,明确概念,分清是非的过程;是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这类文章形式不同,长短各异。撰写这种文章也是科技工作者能力、水平、文笔,甚至是其学风和人品的反映,也是科技人员的基本功之一。
这类文章的重点在于批驳与反驳,这包括论点的批驳、论据的批驳和方法的批驳。当对方的基本论点或者分论点有误时,可提出批驳。例如有的标准〔4〕定义:超静孔隙水压力为“饱和土体内一点的孔隙水中超过静水压力的那部分”。而根据孔压系数的公式:
,如B <1.0,则并非是“饱和土体”;当A<0时,会产生负孔压,也不是“超过静水压力的那部分”。
论据的批驳是指出对方缺乏事实(资料)、事实(资料)错误、参数的随意性等。比如有人总结了“大量试验资料”,提出平面应变条件下,零应变方向的主应力是中主应力,可用下面的经验公式表示:。但他所根据的都是土在破坏状态的试验资料。实际上其他试验结果表明零应变方向的主应力可以是大、中、小主应力。最直接的证明是:当 时, <0.5,则 肯定为小主应力。 
方法的批驳是指出推理错误与自相矛盾,或者试验、测试等方面的错误。例如美国有人通过在极小围压下的三轴试验,得出砂土在极低围压下有粘聚力的结论。日本人进行类似的试验,分析了橡皮膜的约束、静水压力、边界摩擦等因素,指出在极低围压下上述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美国人的结论源于试验的误差。
在学术讨论中首先要端正态度。提倡以理服人,礼貌待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切磋琢磨,虚心倾听对方意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和误解。在语言上切忌以势压人,语言苛刻、讽刺;不应以狡辩、臆断、上纲、大批判等“文革”作风进行学术争论。在我国近年来的岩土工程几次学术争论中,就曾发生过不甚愉快的情况。
3.5 普及漫谈型论文
岩土工程很需要普及型的文章。例如《岩土工程界》发表的“岩土漫话”、“岩土论坛”;《地基处理》开设的“一事一议”等栏目就有一些有益的文章。在对复杂的岩土工程实践的分析中明确土力学基本概念,对于实际工程技术人员是有裨益的。而作者做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言之有物,有感而发;提倡语言生动,兴趣盎然,雅俗共赏,有吸引力。
 

4 论文的语言与格式
 

4.1 科技论文的基本风格
科技论文的基本点就是其科学性。数据可靠,实事求是,论点明确,文字简练是最基本要求。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严密的方法是科学技术工作者应有的素质,也是科技论文的基本风格。
反映科技成果的论文要求以下各点:
(1)正确性(accuracy):观测、试验、推理、运算精确可靠;
(2)确证性(verifiability):亦即可重复性,其他人在规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3)客观性(objectivity):不以主观意见为转移,是完全客观的固有存在和规律;
(4)公正性(impartiality):对数据、参数的严肃的态度,不可任意取舍;
(5)可读性(readability):文字通顺,条理清楚。
科技论文反映了作者的学风,科技工作者应保持和发扬优良学风。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分割稀释、重复发表、自我吹嘘、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是学术腐败的表现。
4.2 论文写作的语言
科技文章的语言应简练和朴素,避免过度华丽的辞藻。科技文章应当明晰与确定,要避免出现“大概”、“可能”、“似乎”、“也许”等含糊的语句;不应使用口语、网络语言和带有感情色彩语言。语言通顺是基本的要求,主谓语齐全,标点符号准确,避免过长的句子。
人们一般主张科技论文宜用客观的叙述方法,使用第三人称:不宜出现“我(I)”、“我们(we)”等词句。英文则提倡使用被动式。由于文章的现象、结果、规律是客观存在,这种叙述方法将作者放在客观的角度,表明讲述的是客观的事实。
文如其人,文章的语言表现了作者的气质、风度与文采。黄文熙先生在80多岁时发表的论文题目是“拱坝抗屈折稳定初探”〔5〕;他将笔者的博士论文题目改为“土的三维弹塑性模型探讨”〔6〕。一个“初探”,一个“探讨”,表现了土力学一代宗师的儒雅与恭谦。反观目前有些论文中充斥着“创造性地提出”、“国内外首次”、“第一次建立了”、“大量的试验”这类语句,折射出某些作者的浮躁与夸张。
4.3 论文写作的基本体例与格式
科技论文主要含有两大部分:
(1)前置部分:包括标题、作者、中英文提要、关键词。
(2)主题部分:包括引(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
另外也常有附注部分:包括注释、致谢、附录等。
 

5 科技论文各部分的写作


5.1 标题(题目)
科技论文的题目应确切、鲜明、简短;用词应简练、中肯、醒目、生动。它一般为词组及其组合,不是句子,“卡拉是条狗”这样的题目通常只在文艺作品中出现。在科研题目中不宜有肯定无疑或者模棱两可的语句,避免使人疑为广告或小说。标题包括了被研究的对象及作者的方法手段,不包括细节和结论。标题用词应规范,一般不要使用缩语、行话、网络语言(计算机检索系统程序无法辨认)。目前一般的科技论文一般不提倡使用副标题。
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通过题目,读者可了解论文最重要内容,论述的宗旨;好的标题使读者产生欲读的兴趣,深入人心,经久不忘。切忌题目过大,过于笼统。例如“高土石坝的研究”,其容量已超过一部专著;改为“高面板堆石坝的研究”,依然含糊和笼统,最后明确为“高面板堆石坝中面板变形的分析”,则基本反映了文章的内容。题目不要过长,一般不超过20字。否则使人产生视觉疲乏,浏览过后,不知所云,会被人错过。其实很多论文标题中可以删减可用可不用词句。
科技论文是客观公正的,标题避免广告式的言过其实;避免咄咄逼人;提倡谦虚与文明, “探讨”、“商榷”、“一种解释”等词句,表现出对无垠的知识海洋应有的敬畏。
5.2 论文作者
论文作者的排序一般是:N0.1:主要贡献者;N0.2:主要协助者;N0.3:与N0.2相似,但贡献递减。有时作者间是导师与学生关系,这时主要看贡献。所谓贡献是指智力的投入和关键技术、创新部分。例如导师明确提出新的建立理论模型的基本思路,设计了技术路线;而学生沿着这一路线实现了预期设想,在反映成果的首篇论文中,导师应列为第一作者。作者人数不宜过多,实验室配合与管理人员一般不列入作者。在论文工作中,在管理、经费、资料、建议、感情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者可一一致谢之。有些项目提供者、资助者、有关领导对研究工作一窍不通,也赫然名列前茅,是社会腐败在学术腐败中的表现。
署名似乎是个人之间的事情,但是文责自负,别人将并无贡献的你署名,似乎是人情,但不一定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有人将大师和院士拉上,实属拉大旗作虎皮;有的弟子将不知情的导师拉上(甚至名列第一),结果被发现内容全属抄袭,使导师陷入窦娥之冤。所以名人更需自爱。
作者的地址、单位与邮编也是不可缺少的,便于读者了解更多的信息和便于讨论。
5.3 摘要
摘要(abstract),也有提要(synopsis)、文摘等提法。一般放在文前;而摘录(summary)则常在文后。当前科技论文的规范形式是正文前的摘要,文后的结论(conclusion)。
摘要对于科技论文是十分重要的。浏览摘要基本可以得到必要和足够信息。与国际接轨和交流是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英文摘要是国外同行和读者了解我们成果的主要窗口,也是期刊为EI与SCI收录的重要依据。中英文摘要内容应一致,提供系统信息。国内一些期刊的英文摘要不过关成为上述收录的障碍。
目前国内的文章摘要普遍不够规范。首先它应当包括以下5个要素,即目的、内容、方法、成果、结论(意义)。这样它就不宜太短,一般可为正文篇幅的5%左右,约为250~500字。
摘要首先交待本文研究目的和重要性;说明具体范围和内容;采用的工作方法:试验、观测、计算、理论推导等;然后一定要交待取得的主要成果;最后指出成果意义与结论。摘要应在全文完成以后撰写,浓缩精华,反复斟酌修改。在正文完成之前写摘要是不可取的,常常也是不可行的。
摘要应当完备、正确、具体、客观、简练。以引人人胜,吸引读者,包括吸引审稿人及编辑。
摘要不应包括正文没有的内容;一般不列参考文献,不列公式、图、表。语言更需准确、精炼、规范。忌自我吹嘘与评价;不能笼统含糊,如“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这样的废话;同时也不能绝对和武断,如“完全正确”、“根本错误”、“一无是处”等。
例1:“本文作者在国内外首次将BP神经网络法创造性地应用于×××的预测,通过大量的实测资料的验证,表明作者的方法完全正确有效,全面的分析研究得到一些有益的结果。”其特点是夸张、绝对与含混。 
例2:“阐述了电力岩土工程桩基原体试验;介绍了桩基静载荷试验破坏标准与单桩承载力确定方法。”该文章发表在一本论文集中,有10页之多,内容是分析研究关于地基破坏与桩身破坏区别,认为应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单桩承载力。其摘要只此一句,没有表现主要内容。
例3:“本文介绍了机场扩建工程勘测应注意的问题及应作的主要工作。”
例4:“本文介绍了勘察等级及承载力确定问题。”
这两个摘要基本是:“本文介绍了”十题目。
在文摘性的杂志,学术会议的初投稿和学位论文中常常需要详细摘要,这类摘要的书写原则与上述相同,但是要求更详尽,有时可以包括公式、图、表等。
5.4 关键词
关键词(keywords)是起关键作用、最能说明问题、代表论文内容特征、最有意义的词,以便于检索和文献引用。它们可源于标题、摘要和正文。关键词可以是一个或数个关键字的组合。
中国科协的“关于学术论文中规范关键词的决定”文件规定:关键词一般不少于4个,没有关键词的论文,不算学术论文。其中第一关键词:主要内容或工作所属的二级学科名称(据国标GB/T13745—92);第二关键词:成果或几个成果总类别名称;第三关键词:研究方法具体名称,如试验、综述、计算;第四关键词:前三个没有出现的主要研究对象(事或物)、重要的名词;第五、六关键词: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引用的其他词。
由于岩土工程本身就是二级学科,对于岩土工程的论文,应具有3—5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应保持一致。英文关键词要使用该学科通用词。关键词不是句子,一般应出现在标题中,它们应准确、简明、规范。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索引查询,所以应准确反映论文的关键内容,不宜过大、过笼统,如“土木工程”;也不宜太虚,如“发展”、“展望”、“探讨”等,这些词可用于标题,但不宜用作关键词;不要用缩写,如“EH—4电导率成像系统”,“RIC工法”;不要重复使用同义词和近意词,如“复合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旋喷桩复合地基”等;关键词也不能过长,否则变成了标题,如“软土地铁车站结构”、“两类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不要将几个不同意义的词组合,如“桩长与桩间距”、“有限元法与离散元法”。英文关键词应当使用学科、本专业中外通用的写法,不要望文生义,自造自编。
5.5 前言
前言或引言(introduction)是正文的第一部分。其中清楚指出研究问题的性质与范围;课题的重要性及解决它的意义和必要性;课题的过去历史--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的介绍和评价;指出未解决的问题,此前的进展,解决的可能性及其方法。因而多数的参考文献出现在引言中。前言还应简单介绍本文研究的性质与范围;研究中采用的方法,采用的理由;取得的主要成果等。与综述性文章不同,论文的前言目的只在于引出你的研究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无需全面展开。
由于篇幅限制,国内发表的论文这部分普遍偏短,也常缺少3个要素:综述、方法与成果。特别是对文献综述不够,与国外期刊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没有指出目前的发展现状,似乎前无古人,理由不充分;未介绍自己的方法、成果就嘎然而止。还有人将大量的、应当在引言中介绍的内容,放到正文中,使读者无法区分文章作者与前(他)人的工作及成果。
某些作者视读者为无知,对浅显的常识性的内容喋喋不休,上下5000年、纵横30000里,如同给学生上课;也有人在引言中进行广告式的商业宣传,边述边议,自吹自擂;“国内外首次”;接近、达到“××水平”;前言中也无需“水平有限”,“不吝指教”之类的客套话。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综述部分相当于期刊论文的前言,功能和内容也相似,但篇幅长得多。它是与选题相呼应的,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解决它的意义(学术与实际工程),性质与范围;阐述问题的提出、发展历史、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取得的成果;未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及其方法;介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过程与成果。
撰写前言是对有关文献的阅读、吸收理解、评议、综合,必须是自己独立完成。可以吸取别人及其文章中的观点和意见,但是别人总结、汇总完成的图、表、公式等不能简单抄用而不加标注,例如有人将别人总结的国内外100m以上高土石坝统计表抄来,并且写为“笔者统计如××表所示”,这属于抄袭。有的导师在一个课题中培养若干研究生,其内容相承,一代一代的综述基本相同。有些研究生似乎认为综述本来就是抄别人的东西,但这正如不同的厨师用同样原料分别炒菜,不能端上别人炒好的一盘菜一样,需要体现各自的劳动与手艺。
5.6 本文
本文或正文是论文的基本部分。一般应按照一定格式分章节书写。内容有文字、图、照片、表格等表示形式。
文字是反映成果最主要的载体,表述要做到:正字、炼句、达意、条理和平实。所谓正字是指使用的文字要正确、准确、明确;炼句是指语句规范、通顺流畅;达意要求精炼严密,切忌模糊、含混、啰嗦;条理是指要层层深入,丝丝入扣,水到渠成,使人看起来舒服;文风平实是忌华丽、武断、自我吹嘘、言过其实。
论文中名词应规范,例如在岩土工程学科规范的叫法为“渗透力(seepageforce)”,而不是“动水压力”,像“砂壤土”这种土的叫法早就随着规范修改而消失了。缩写尽量不要在标题、关键词,摘要中出现,本文中首次出现应注明。国际统一单位制的符号与标识一定要准确,如kPa、MPa、kN中的字母的大写与小写要准确。章节、数字、符号、格式前后统一,标点符号准确。
图表也是本文的重要组成,附图具有直观、清楚、易于理解的优点;表可以给出准确的数据,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和结果用图表示更便于阅读和理解。论文不是报告,图表的数量不宜太多,将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列出即可。一般图不宜超过10幅,可以通过变换坐标参数,增加分图号(图1 (a),(b)),尽可能将类似的结果整理归纳,用一幅图表示。图的坐标、图例、图名要清楚明白。
岩土工程的科技论文可以分为试验研究型、理论研究型、文献综述型、工程介绍型、调查分析型等。不论是哪一类,都应当脉络清晰,简练准确。对于试验的土料基本性质、数值计算的参数、试验的条件与设备必须交待清楚。理论和计算常常进行验证,对这种验证要有实事求是的作风,科学严谨态度,体现出客观性、权威性、公正性,才具有说服力。
5.7 结论
论文的结论是对全文的精华的提炼,阐明论文最有价值的部分,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你想要读者得到的主要信息。结论应完整、准确、严密、鲜明;分条列出,每条清晰明确,有根有据,实事求是,避免夸大和言过其实。
有些研究内容没有得到明确结论,反常、规律不明确等情况,需要讨论。讨论可包括建议与设想,也包括改进意见、遗留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及没有把握、无法解释的部分。
论文中的重要的创造性的成果可在摘要、引言、本文、结论中明确指出和交待;过程要层层剥离,丝丝入扣。科学论文不是侦探小说,不能出人意料,戏剧性地在最后一页(刻)才出现最主要的结果。
5.8 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首先表明尊重前人工作,尊重知识产权;其次便于读者查询;期刊及论文的引用也是其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一般在文中注明编号。其格式国内外、不同期刊(会议)要求不尽相同。一般为:作者、标题、杂志(专著、学位论文)、时间、刊号(版次)、页码等。最近国内为EI和SCI收录的期刊要求将中文参考文献译成英文,以便于交流。我国期刊和论文集对参考文献要求较低,甚至为了缩短篇幅,要求作者删去参考文献,这是不可取的。
在论文评审中发现,如果一篇文章只引用了几部规范、教材,一般其水平不会很高;没有外文文献、没有近年的文献,表明作者知之不多,其创造性值得怀疑。但是将自己根本没有仔细阅读的外文资料罗列了很多,也是一种歪风。一种很恶劣的做法是,有意隐瞒别人研究做出的类似成果,制造自己创新的假象。另一种更恶劣的做法是,完全抄袭别人成果,而隐去被抄袭的文章。所以在这类“官司”中,是否正确的引用了别人的文章,成为是否抄袭的主要判据。
5.9 其他
致谢:包括各类基金资助;资料的提供;署名作者以外人员在工作期间的协助等。但是有人在致谢中也拉大旗作虎皮,对名人与领导强行致谢,感谢×××的指导云云,可能人家并不赞成其观点,这是强人所难。
国内的基金资助另列附注,附注也包括作者简介。
 

6 结论


(1)岩土工程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学科,相互交流十分必要。科技论文是科技人员交流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科发展水平的标志。
(2)岩土工程的研究及论文选题要注重结合实际,发扬严谨务实的学风,注意创新性。
(3)论文投稿应结合文章的内容特点,适合相应的读者群和论文载体的学术水平。
(4)明确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明确各部分的要素、内容、要求等;准确流畅地使用科技论文的语言,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5)文如其人,文章反映了作者的学风、风度、素质;而在一个学科中,论文总的倾向与趋势反映了该学科的学风。

参 考文 献
[1] 李广信。岩坛六弊〔J〕岩土工程界,2006,99(3):20~22.
[2] 余波。国家大剧院深基坑工程设计与事故技术(Ⅰ,Ⅱ,Ⅲ)〔J〕.岩土工程界,2004,75~77(3~5).
[3] 李广信。关于大力学理论发展的一些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1991,13(5):91~98.
[4]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5] 黄文熙.拱坝抗屈折稳定初探〔J〕.水利学报,1995,(9):1~3.
[6] 李广信.土的三维弹塑性模型探讨.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85.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岩土工程科技论文的写作(超详细解说,附范文)》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岩土工程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