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是为撰写论文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它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与正文一起构成科研过程的完整表达形式。
正确规范的参考文献,不仅能够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还能够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更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但是,目前一些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不知道如何使用参考文献、不清楚著录规则、引用不规范,致使问题研究不深、论文质量不高、关点把握不准。
鉴于此,研究生必须对参考文献引起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的五种功能
一是评价功能。
能作为参考文献而被引用,这是对某一论著的学术水平最重要的评价之一,也是其所有功能中最受重视的一项。
以参考文献为基础的一些文献计量学指标,如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等,被越来越多的学科、科研人员和期刊工作者所重视和追求。
二是标志功能。
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论文自身的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的新颖度、载体状况、引文量的大小、引文类型的丰富程度、引文语种的多少和地域的广狭等,都能够表明作者研究能力的强弱、视野范围的宽窄和论文立论的深浅。
只有充分地研究文献,才能了解学术领域的最新动态。一般来说,若作者引用的文献新鲜度高,且由最具权威性的刊物刊载,说明该文的起点较高。反之,则说明作者的研究也许尚处于较低水平。
三是传承功能。
科研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继承性和关联性,很多科研工作都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参考文献在科学进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知识传承与累积的重要标志,反映了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揭示了知识之间的承续关系。
作者在论著中不会无缘无故地引证与其主题无关的文献,引证文献与被引证文献之间有着必然联系。论文的相互引用,说明科技知识的继承和发展,显示了科学进步的脉络。
四是检索功能。
参考文献作为辅文,其功能之一就是帮助读者查找检索,为读者学习和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便利和线索,是读者查问原始文献溯本求源的最好渠道。
当读者对论文的见解、观点、数据等感兴趣或有异议时,可根据参考文献提供的信息去查阅原始文献,这样层层推进,能够进一步求证自己的观点。
在电子文献中,参考文献能建立起文献与文献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迅捷联系,检索者可任意查阅所需的任何文献信息。同时,参考文献的其他功能也将随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五是规范功能。
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是学术规范化的一个重要而基本内容。文献引用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技巧,更反映出作者是否具有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
参考文献在某种程度上,规范着研究者的学术道德和治学态度,引导着学术界的学术风气。
目前,学术界的一些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失范问题,与参考文献信息的缺失和著录不当有一定关系。而正确规范地著录参考文献既能反映作者本人的学术道德,还能体现对被引论著作者的尊重。
参考文献著录存在的三种问题及原因
当前,部分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对参考文献重视不够,导致著录参考文献时出现很多问题。
一是没有参考文献。
学术研究很大程度上都具有继承性,因此,学术研究中很少有不参考和不借鉴别人研究成果的现象。如果参考了别人的论著而没有列出参考文献,那就是学风不严谨的表现,也不符合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和要求。
二是文献信息缺失和错误。
文献信息缺失问题包括:有的是出处缺失,如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观点,作者引而不著;有的是著者名缺失,如多作者的论著没有将作者列全;有的是引用页码、论著出版发行信息缺失,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将作者、出版地、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写错等现象。
三是乱列参考文献。
有些研究生认为只有参考文献多、参考文献权威性好、有外文文献的论文才是高质量的论文。所以,在列参考文献的时候多多益善,没有引用的也列上。
特别是一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些根本没有参考外文文献,但为了在评审或答辩时少扣分,刻意加上几个外文文献。
导致出现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三条。
一是研究生写作经验不足,导师指导不力。
有些研究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上缺乏理论与实践经验,对参考文献的功能作用认识不很深刻,甚至不能正确理解。
通过与一些研究生交流,发现有些研究生不知道何为参考文献,有些曲解参考文献,认为列出参考文献就会被人认为有抄袭之嫌,也有的认为所列参考文献越多文章学术水平就越高。
凡此种种,都是对参考文献认识不足的表现。
产生这些问题,除了研究生自身原因外,也与院校、导师缺乏对研究生进行规范科学的方法指导不无关系。
二是各学术载体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不统一。
有学者研究了《清华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等20余种学术性中文期刊,发现没有一种期刊是完全按照国家标准来著录的。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标准,而且有的即使有自己的标准,也不是完全按照标准著录。学术载体著录上的混乱,也导致了研究生论文参考文献著录的不规范。
另外,有些学术载体对参考文献要求不是很严格,甚至有些学术期刊根本就没有要求列出参考文献,这也淡化了部分研究生参考文献的著录意识。
三是量度关系不明。
参考文献的数量要因文而异,该多则多,该少则少。论文中能正确、恰当地引用参考文献,尤其是权威性文献和外文文献,不但说明作者的科学视野开阔,而且可增加论点、论据的可靠性。
但是,也不能盲目地为列参考文献而列参考文献,要切实从有利于论证的角度列出所参考的文献。
然而,在学术论文撰写当中,是否需要引用参考文献,引用数量多少,研究生把握不准,学术载体的编辑也不好把握,这就造成参考文献引用量度关系不明。
比如,有的论著虽然引用了大量参考文献,但其中很多是不必要的引用,这样著录出来的参考文献势必在功用上大打折扣。
强化参考文献著录的三点对策
研究生应加强文献研究。
加强文献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规范文献著录,更重要的是学会研究文献,通过文献研究来充分地占有资料、消化资料,把握所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现状、研究深度等,进而更好地挖掘问题、解决问题。
研究生应该能够通过对由早及近的文献研读,逐步自行思考和发现所在领域的前沿问题,使自己的所思所想尽量达到所阅读文献同时代论文相当的层次。
研究生要充分认识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它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对读者阅读及文献检索与传播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不能流于形式。
不管期刊有没有要求,研究生都应该重视参考文献的著录,要像对待学术论文的标题和正文一样认真对待参考文献,使其著录达到规范化。
研究生导师也要引导研究生善于从研究文献开始,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设文献阅读研讨课,通过规范化的课程研讨提高研究生文献研究和著录意识,进而提高研究生查阅文献、汲取学科领域前沿知识的能力。
期刊编辑应提高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著录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期刊编辑把关是否严格。
一些编辑把精力重点放在对正文的审阅和加工上,忽视了对参考文献的修改和加工,有时甚至为了视了对参考文献的修改和加工,有时甚至为了减少麻烦,以作者原参考文献为定稿。
此外,有的编辑自身也缺乏对参考文献著录方法的了解。
为此,编辑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学习,严格审稿、编稿,严把参考文献关,力争在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上做到精益求精。
学术载体应严格执行著录规则。
2015年5月15日,国家发布了GB/T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该标准规定了各个学科、各种类型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符号、各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
该标准适用于著者和编辑著录的文后参考文献,是专供著者和编辑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各学术载体及出版单位应切实执行这一国家标准,可将著录参考文献的主要规则及刊物的要求写进“来稿须知”,强化作者参考文献的著录意识,进而对参考文献进行科学规范的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