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论文讲述,每年都评阅一些学位论文,审阅一些学术论文稿件。由于工作的原因,也处理一些学报的稿件。发现一些基本规范在逐渐消失。
说起来,不少学位论文(甚至一些投稿的学术论文) 的参考文献,存在问题不少。
什么是参考文献?
不就是“参考”的文献吗?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吗?
是啊,没错啊,可是你的论文里那几百篇、上千篇的文献是“引用”了,但是不是都“参考”了呢?啥叫参考?就是阅读过的,如果你连文献的影子都没有见过,只是按照文献中的文献照抄下来,这可不是参考。
再说了,同一篇文献,不同的作者引用的内容可能也不一样。引用一篇文献,应该是读过这篇文献,那怕只读过摘要也好。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学生要么从网络上直接检索,要么从参考的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部分直接抄录。这样引用文献,很可能没有引用领域中最重要的文献,没有引用里程碑式的文献,或者干脆就没有阅读,只是按照文献中的引用而引用了(这属于转引,二次引用,不是第一手信息)。
► 引用文献的时候,是引用最新的,还是引用最早的?
这要看引用文献中的什么内容。如果是引用最新的研究进展,最新的理论阐述,最新的学术观点,要引用最新的文献、最权威的文献。如果引用一些固定的事实,如生态学中的物种地理分布、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等等,应该引用原作者。可以花点时间,查阅一下哪位(些)作者最先研究、最早报道了这些信息。这就是对学术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规范的、甚至有些离谱的引用,如生态学中反映物种多样性指标的香农-威纳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等,引用的文献则是中国学者的名字。如果说计算公式、研究方法等张冠李戴现象容易看出来,关于对一个领域的学术贡献,就不容易区分了。
一个中国学者文章中涉及到了或论述到了一个理论或学说,在引用的时候,要查阅是不是这位学者提出来的,不可以随便就把这位学者当作第一个提出者或发现者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除了没有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关键是没有尊重前人知识的意识,没有刨根问底的精神。看重了一些东西,忽视或缺失了一些东西。研究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导师是有责任的。
► 应该参考什么样的文献?文献引用是随意的吗?
文献引用不能随意,是需要精心选择的。引用,要引用与自己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另外,我个人的观点是还要引用高质量的文献,引用文献也需要品位。学术界引领学科发展的学者和实验室,声誉好的实验室,是首选。文献有低劣的吗?
这个问题不用问。如果极端点的话,有些期刊的文献,压根就不要作为参考文献,也就是说不去花费时间阅读,对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一点都不会有影响。
我们读书的那个时候,到图书馆抱着影印版的“生物学文摘”逐条逐条查阅,一个卡片一个卡片记录。文献卡片上记录文献的信息(作者、年代、题目、期刊名称、卷期、页码等),在笔记本上摘录摘要的内容。写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时候,觉得一篇文献对于自己的结果论证很重要,但又苦于查不到原文,就只能是间接引用,采用“转引自”的方式引用。
有时候阅读国内的论文,看到一些连名称都没有听说的期刊,还有些论文参考各种语言文字的一些专著和论文,大家应该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现在这种情况应该不存在了。信息时代,一点键盘,什么信息都有了,也可以阅读摘要,也可以下载原文,专著也可以查到书的目录和部分章节。
还有一些其他需要讨论的问题,如教科书可以作为参考文献吗?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目录,中文文献是放在最前面,还是放在最后面?中文文献是按照姓氏笔画排序,还是按照汉语拼音排序?
那么在信息时代,参考文献的引用是不是应该更准确才是呢。
一、专著类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文献标识].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年份:页码.
[1]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
二、译著类
[序号](作者国籍)原作者姓名.书名[文献标识].译者姓名,译.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年份:页码.
[4](美)William Wiersma.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M].袁振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29-33.
三、文献析出类
[序号]作者姓名.文章题目[M]∥书责任者姓名.书名[C].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年份:页码.
[3]白书农.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163.
[5]顾荣芳.幼儿健康教育若干问题[M]∥中国学前教育会.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C].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23.
四、杂志类
[序号]作者姓名.文章题目[J].杂志名,年(期序号):页码.
[1]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101-106.
[1]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
35——总卷数,1——期
五、报纸类
[1]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
六、学位论文
[1]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23-30.
七、网络类
[1]莫少强.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格式的设计与研究[OL].http://periodical.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gbxb/qbxb99/qbxb9904/990407.htm.
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
: ——用于其他题名信息、出版者、引文页码、析出文献的页码、专利国别前
, ——用于同一著作方式的责任者、“等”或“译”字样、出版年、期刊年卷期标志中的年或卷号。二级并列,比如主要责任者之间,报刊名与出版时间之间则用逗号“,”
; ——用于期刊后续的年卷期标志与页码以及同一责任者的合订题名前。如[1]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2008-2007.
∥ ——用于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出处项前。
( ) ——用于期刊年卷期标志中的期号、报纸的版次、电子文献更新或修改日期以及非公元纪年。
/ ——用于合期的期号间以及文献载体标志前
- ——用于起讫序号和起讫页码间
. ——用于题名项 、析出文献题名项、题名、其他责任者、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连续出版物的“卷、期、年、月或其 他标志 ”项、版本项、出版项、出处项、专利文献的“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项、获取和访问路径以及“著者一出版年”制中的出版年前。每一条参考文献的结尾可用“.”号。一级并列关系,比如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处著录时,常用实心点“.”。
文献类型标识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R—报告; D-学位论文;
J/OL-网上期刊; MT-磁带; A-文献析出; CD-光盘; DK-磁盘; z-其它末说明的文献类型。